喂猪、搬尸体、被逼吃苍蝇,这5位“顶流明星”的来时路不容易

发布时间:2025-07-07 19:59  浏览量:1

顶流明星的风光人人羡慕,但成为顶流之前,很多巨星的“来时路”也不容易。

穷困潦倒、跑龙套、无人认可,是很多人未红之前的常态,更惨一些的说出来都令人同情。

喂猪近三年、为钱搬尸体、被逼吃苍蝇等,“巨星们”也是各有各的心酸故事。

2016年,葛优因为《我爱我家》里的 “葛优躺” 镜头,在年轻人圈子里火得一塌糊涂。

要是刚出道时也能这么轻松就火了,葛优说不定就不会总摆着一副发愁的模样了。

葛优的父亲是著名演员葛存壮,有这么一位演戏成功的父亲,葛优就算说不上天赋多突出,底子总不会太差。

可他好像没怎么继承父亲的演戏天赋,至少在三十岁之前,没人觉得他适合当演员。

不过这也没啥,他从小时候到年轻那会儿,压根没想过要当演员,日子过得按部就班,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。

直到1976年,上山下乡的浪潮改变了葛优的人生轨迹。

因为葛优身子骨瘦弱单薄,这就让他分到了个比下地种田轻松点的活儿 —— 喂猪。

就跟后来 “葛优躺” 透着的那股随遇而安劲儿似的,给啥活儿就干啥,葛优没二话,踏踏实实去喂猪了。

这猪一喂就是两年零九个月,他跟那些猪熟到闭着眼,都能想明白它们在哪儿溜达、啥时候哼哼。

谁也没料到,这段天天跟猪打交道的日子,后来竟成了改变他命运的关键。

大概是喂猪的日子实在太枯燥,有一天,葛优突然来了兴致,对着相机演起了独角戏。

看着照片里自己那丰富的表情,他心里冒出个念头:当演员好像也挺不错。

可事实似乎真印证了他没天赋——他把招生的学校报了个遍,那会儿就算每个学校都缺学生,他也愣是一个都没考上。

最后他灵机一动,把自己最熟的喂猪日常编成了小品,就叫《喂猪》。

表演的时候,眼前虽然没猪,但心里全是跟猪相处的点点滴滴。凭着这出传神的喂猪戏,葛优总算从考官那儿拿到了合格证,进了全总文工团。

可离开了喂猪这个熟悉的题材,葛优的真实水平就露了馅儿。他在团里跑了十年龙套,连亲妈都劝他换个行当试试。

好在十年磨一剑,1988 年,葛优遇到了伯乐,在《顽主》里演活了 “杨重”,一下子就火了,从此踏上了顶流演员的路。

而陈小春在走红之前的经历,比葛优还要坎坷。

被逼吃苍蝇

1996年上映的《古惑仔》里,陈小春把标志性角色 “山鸡哥” 演得跟真的一样,其中有演技的功劳,也少不了他凄苦过去的加成。

陈小春少年时的生活,用一个字形容就是“惨”。

他爹妈都是底层穷苦人,家里条件差,他从小就营养不良,长得瘦小干瘪,还成了街头混混的出气筒,平白无故就挨揍是常有的事。

陈小春十三岁辍学,十五岁开始打工,做梦都想改善生活。

他跟着装修队搬过砖、和过泥,也在发廊里给人洗过头,反正只要能挣钱,再苦再累的活儿他都接。可钱没攒下多少,受的委屈倒是一箩筐接一箩筐。

最惨的一次,陈小春在餐馆当服务员,有顾客发现菜里有苍蝇闹起来,老板为了平息怒火,竟然逼着他把那只苍蝇吞下去。

日子过得这么憋屈,陈小春却没垮掉,还能揣着点乐观劲儿,没往歪道上走,心里总觉得坏人迟早没好下场。

但可能是自己的日子太灰暗了,他特别羡慕舞台上那些光鲜亮丽的人。后来一听说TVB招舞蹈演员,赶紧就去报了名。

同批报名的人里,就他一点舞蹈底子都没有。但他肯下死功夫练,最后还真留了下来,跟着梅艳芳、林忆莲、张国荣这些大明星做过伴舞。

靠着在底层摸爬滚打练出的那股机灵劲儿,再加上平时待人实在攒下的好人缘,陈小春总算捞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。

七年伴舞生涯没白熬,陈小春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啥都不懂的愣头青了。

1992年,他就凭着一首《水中花》,一下子把所有人都震住了,就这么从舞台边儿走到了正中间,算是正式踏上了巨星之路。

另一位明星何家劲,早年的经历虽说没陈小春那么苦,但论起惊险程度,那可够吓人的。

为钱背尸

1993年的《包青天》,何家劲演的 “展昭” 绝对是一代人的经典,单手持剑出鞘那股飒爽劲儿,到现在都让人印象深刻。

但在这别出心裁的动作设计背后,却是何家劲带伤表演的痛。

当时他一只手受了伤,稍微碰一下都能疼得掉眼泪,但拍摄不能停,就这么着,反倒琢磨出了这个标志性的经典动作。

不过想想他连搬尸体的活都敢接,有这股子忍耐力也不稀奇。

何家劲的家境不算富裕,早年生活很普通。虽然出生于香港,但父母都是普通人,收入微薄,家里经济条件很一般。

因为小时候跟外婆生活比较多,几乎是外婆带大的,何家劲对外婆感情很深。

后来外婆去世,他嘴上说去留学,其实是想逃避现实,跑到英国投靠了未来姐夫。

可他身上没多少钱,英国留学费用又高,没办法,只能一边上学一边打黑工。

初生牛犊不怕虎,年少的何家劲天不怕地不怕,实在缺钱时,连搬尸体的活都接。

结果忙活整个暑假,何家劲一算账,连下个学期的学费都没凑出来,一气之下回了国。

1981年,何家劲进入亚洲电视艺员训练班,毕业后正式进入娱乐圈,才有了观众熟知的“展昭”。

1997 年,周杰伦两次考台北大学音乐系都落榜了,心里挺沮丧的,但没因此消沉。

他那会儿自己劝自己:好歹还有份工作能挣钱,日子也不算一无所有。

另一边,周杰伦没丢了音乐梦,一有空就埋头写歌,可碰的钉子一次接一次。

他给不少歌手推销过自己写的歌,愿意买的没几个,最让他难堪的一回,是被刘德华当面婉拒了。

那天,正在吴宗宪店里打工的周杰伦撞见了刘德华,他知道这机会千载难逢,赶紧当着刘德华的面唱了段《龙卷风》。

偏偏那时候刘德华觉得自己还不够红,怕糟蹋了这首歌,就没说话,算是婉拒了。

可周杰伦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,这一下让他犯了嘀咕:难道自己真没这天赋?是不是不该再硬撑了?

还好后来周杰伦自己当了歌手,那些被别人退回来的歌,全被他唱火了。

而另一位天王级歌手王杰,早年经历比他还要坎坷,论起打工的苦,也不输前面说的任何一位。

苦命天王

2007年,王杰被一杯水毁了嗓子,一代天王就这么被迫从巅峰退了下来,想想真让人可惜。

王杰的父亲从小对他很严苛,动不动就体罚,导致他小时候一看到皮带就害怕。

母亲也莫名地不待见他,明明知道他有哮喘,不光没好好照顾,急了还把他打得鼻血直流。

12岁父母离婚,王杰反倒觉得松了口气,像是解脱了。

从那以后,他过了好长一段跟孤儿差不多的日子,没成名前,手头一直紧巴巴的。

那时候他写的歌,一首才卖八九十台币,这点钱根本不够糊口。

更憋屈的是,有时候歌火了,跟他也没啥关系——听众压根不知道他才是真正的创作者。

为了活下去,王杰一天打三份工:白天骑摩托送快递,傍晚去餐厅端盘子,晚上还得去酒廊当服务员。

好不容易熬出了头,红了,偏偏又遇上被人投毒这事儿,这辈子实在太坎坷了。

看完这些顶流明星的来时路,说到底,我们真不用羡慕巨星们的风光。

我们只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被万人大喊名字,却没瞧见他们背后摔过多少跟头、吃过多少哑巴亏。

说白了,人生哪有啥高低贵贱,不过是各有各的难,也各有各的甜。

能把自己的小日子打理得顺顺当当,该笑的时候能开怀,该扛的时候能顶住,就已经很牛了。

毕竟,不是谁都得活成聚光灯下的样子,把平凡的日子过出滋味,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。